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健康频道>健康资讯
分享

河豚,又称河鲀或鲢鲃鱼,因其味道鲜美却含有剧毒,民间自古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每年3月到5月正值河豚产卵期,其毒性最强,也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发期。河豚中毒往往是因为食用野生河豚所致。其实,想品尝河豚的鲜美根本不用“以命相搏”,找对途径,大可安安心心吃河豚。

QQ图片20180503153346

富含多种营养素

在我国南方,河豚与刀鱼、鲥鱼并称“长江三鲜”。除了味道特别鲜美之外,河豚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分析表明,河豚的蛋白质含量比一般鱼类高2%~3%,富含微量元素硒、锌和多种维生素等。河豚肌肉中硒的含量是团鱼的2.7倍,锌含量是团鱼的1.58倍。河豚鱼皮的蛋白质含量和硒、锌含量更高,其蛋白质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约5%,左釉冬硒含量、锌含量分别是团鱼中硒、锌含量的4.2倍和5.28倍。

中医认为,河豚能消肿解毒、散结镇痛,治疥癣虫疮、无名肿毒。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河豚具有消肿、去胃疾、降血压、抗肿瘤、恢复体力、调节免疫系统等诸多功效。用河豚毒素制成的药剂可用来治疗皮肤炎、百日咳、气喘、破伤风痉挛、胃痉挛、遗尿、阳痿等病症,还可用来止痛。

QQ图片20180503153358

    野生河豚有剧毒

河豚营养价值虽高,但野生河豚有剧毒,绝不能食用。

野生河豚主要生活在海里,有时也会在淡水与海水的交汇处和淡水水域出现,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后,常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区域。野生河豚的内脏、卵巢、血液、鱼皮、鱼头等部位含有剧毒的河豚毒素,其中内脏和卵巢的毒性最强。

食用野生河豚很容易因加工处理不当导致中毒。河豚毒素(TTX)是一种生物碱,是自然界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0.5毫克就可能致人死亡。

河豚毒素耐热

在烹调加工过程中不易被破坏

长时间的蒸煮炖

对去除毒素作用不大

河豚中毒者一般在食用河豚后10分钟~45分钟就会出现中毒表现,也有人延迟至3小时后发病。有实验数据显示,河豚毒素在人体内可存留达1~2天之久(中毒程度深者可呈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中毒首先表现为面部和四肢麻痹,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进而可出现呼吸困难、抽搐和心律失常等,终致死亡。中毒者临死时,意识大都清晰。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并没有针对河豚毒素的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通常只能采取催吐、洗胃等去毒措施和对症治疗处理,救治成功率不高。因此,要珍爱生命,勿食野生河豚。

QQ图片20180503153408

认准资质安心吃

河豚之鲜美人尽皆知,因含有毒素而让如此美味被埋没实在可惜。

日本人爱吃河豚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全世界河豚大约有120种,在日本允许食用的有22种。在日本,每条河豚的去毒加工需要经过30道工序,烹饪河豚的厨师至少要接受2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拿到“河豚烹饪师执照”后,才能从事烹饪河豚的工作。

1990年开始,我国禁止河豚流入市场。由于可以通过人工养殖技术控制河豚毒素的产生,而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这两个品种在我国的人工养殖时间最长,控毒养殖技术和出口内销市场最为成熟,所以原农业部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于2016年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给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两个品种解禁,让消费者有机会品尝美味。

不过,并非任何餐饮企业都能养殖、加工或售卖河豚。《通知》对河豚养殖基地、加工企业、加工人员、安全加工技术等方面均有相应规定,并要求河豚加工产品包装上附带可追溯的二维码。需要强调的是,解禁并不意味着市场上可以售卖河豚活鱼及未经加工的河豚整鱼,而是只能售卖经过加工的河豚产品。

如此多的要求无非是要保护消费者安全,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所以,真想品尝河豚鱼的鲜美,消费者可选择去有资质的餐饮企业品尝,或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加工好的河豚产品。

QQ图片20180503153417

【温馨提示】河豚鱼含有剧毒,请勿购买食用!

相关链接:河豚毒素非河豚专利

【温馨提示】河豚鱼含有剧毒,请勿购买食用!

河豚毒素不只存在于河豚体内,在某些海洋生物中,比如云斑栉虾虎鱼、织纹螺等也可能含有这种毒素,尤其是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白螺、割香螺、小黄螺等)在我国某些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常有食用,因此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

2012年原卫生部发布了《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公告》,明确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2014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也发布了《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风险警示》。

眼下天气渐渐炎热,大排档又要迎来旺季,各种螺类往往是热销产品。消费者要仔细辨别,避免误食织纹螺。

 

【温馨提示】河豚鱼含有剧毒,请勿购买食用!

来源/《中国医药报》

 

责任编辑:王姗菲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健康资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AISE宝褓俱乐部开源计划发布!喜临门助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