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海峡健康
 首 页 首页要闻 福州健康行 健康新知 养生 饮食 心理 社区 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 > 健康 > 首页要闻 > 正文

医疗手术材料暴利调查



医疗器械博览会上琳琅满目的医疗器械

    N郑州晚报记者 张志颖

  一千多元钱的手术用骨科内固定器材卖进医院飙升到八九千元,7000多元钱的进口心血管支架通过医院卖给患者就是3万多元,120万的彩超设备进了医院就可以标价280多万……《郑州晚报》记者追踪医疗器械市场的灰色交易,调查发现医疗器械价格的暴利已经远远超过药价虚高。部分医疗器械公司或代理商与厂家签订的合作协议中,毛利高达60%,有的甚至达到70%~80%之多。而为了进入医院卖到患者手中,他们又以考察费、宣传费、科研费以及报销费用等形式,给一些主管部门、医院相关负责人、医生等巨额“回扣”,卖给患者一个支架医生就能拿回扣1万元。
一小块固定钛板
要用上万元?
  15岁的李小林带着护腰的夹板在病床上翻来覆去,此时,距做完固定脊柱手术才两周时间。
  父亲在李小林身旁翻看厚厚一叠收费单据嘟囔:“西药费七千多,手术费加上麻醉费三千五,就那个国产的固定钛板加几个固定螺丝都要一万七,这是啥道理,我不信它恁小一块东西就能值恁多钱……唉,就这十几天时间就花两万多了,以后的日子我们啥时候才能还完借人家的钱呢?”
  事实上,同李小林父亲一样不解的还有同院的三四个患者,他们都做了类似骨科内植入固定材料手术,均为自己体内被植入的小小钢板或者钛板、螺丝钉而耗费昂贵的价格感到不可理解,而那些已经植入价值两三万元甚至更贵的进口钢板或钛板材料、血管支架等的患者更是对此充满疑问:这些钢板、螺丝钉、关节、血管支架是不是和药品一样,只要进了医院就要“升值”几倍?
  9月3日,记者以公开身份对郑州市及河南省部分医院进行采访,要么被告知“不知道这类材料为什么这么贵”;要么是“这里面的内幕太多了,也太黑了,我不能因为你砸所有做手术医生的饭碗,所以无可奉告”。
  9月4日~11日,记者以一家药品经销公司业务员的身份,到郑州市众多医疗器械经销公司联系,欲订购骨科器材“脊柱内固定器”时,有3家公司向记者报价:同一规格的国产钛制“脊柱内固定器”价格分别为1200元、1400元、1500元一套,如果是国产不锈钢制产品则几百元就可以搞定。如果能马上提货可以更优惠,他们保证只要能进医院就可能有巨大利润空间。
  调查中,郑州市一家医院仓管人员透露说,医院进此类国产钛制脊柱固定器材的价格从4000多元到6000多元不等。而记者对在这家医院做手术的几位患者随机调查发现,他们所用的脊柱固定器材花费却从6000多元到2万元不等。更奇怪的是,一位患者说,如果不是做手术的医生给他介绍产品,而是自己直接用医院的器材,他花的钱会更多。比如护腰“塑料”夹板,如果用医院的需要1000多元,而医生给他介绍的直接从厂家买的才800多元。
医生回扣
占零售价可达三成
  9月14日,第十届中原医疗器械(2005年秋季)展览会上人头攒动,全国很多医疗器械厂家和各类人体植入器材经销公司云集一堂。身份仍为业务员的记者凭自己在医院里优秀的工作“业绩”,与十几位厂方经理和经销商谈起了业务。很快,手里有了一摞产品介绍和面向医院的报价单,这些急于将自己的产品卖到医院的经理们面授机宜:这数百种医疗器械的供货价格竟然是向医院报价的2折~5折,保证有足够的利润“打通各级环节”。其中某彩超设备供应商竟然能将120万元的进口彩超给医院报价280万多元,事后,一位曾参加过医院招标的评标人向记者透露,即使走投标的形式,这样价位的机器进到医院里至少要卖到250万。
  展览会上一位卖中档骨科器械的经销商提供的钛制“脊柱内固定器”价格为1300元左右,他要求如果卖到医院一定得要价6000元左右。对为何不便宜点卖给医院的疑问,这位总经理竟然十分惊诧,他反问,“便宜的产品哪个医院会用?就是直接‘走现金’你不给医生提一两千元谁干。”
  一套普通国产价值1000多元的钛制骨科器材到了医院,马上变为6000多元,甚至好的器材则会变为一万多元,而120万的机器能卖到200多万,其中的巨大差额价都流向哪里?一位董姓医疗器械经销商揭开了冰山一角。
  他透露,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不能直接销售自己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必须经过医疗器械公司。因此拿骨科器械的钢板或钛板来说,从厂家到独家代理商,独家代理商再寻找区域代理商,区域代理商发货给省级经销商,省级经销商再成立各级经销商,各级经销商再通过对医院院长、科室主任、器械科主任、医生等环节的打点,或者通过“招标”进医院,或者直接卖到患者手中。每经过一个环节,价格就要增加一个级别,结果就往往能高出成本两三千到一两万之间。
  举例说,一块国产钛板的出厂成本如果是1000元,也就是底价。那么厂家会根据各个环节的分配比例来给这个产品定零售价格,一般是底价的4~9倍,然后向物价审批部门申报零售价格。“由于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定价是放开的,如果你把价值两块钱的温度计定价为200元,只要有人买,

责任编辑:海都网
关注微博 新闻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