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海峡健康
 首 页 首页要闻 福州健康行 健康新知 养生 饮食 心理 社区 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 > 健康 > 首页要闻 > 正文

咳嗽不断根 招来慢阻肺


咳嗽不断根 招来慢阻肺

N本报记者 林宝珍 综合采访

  感冒咳嗽在老百姓眼中是再平常不过的毛病了。但是,你知道吗,大约有两成“感染后咳嗽”患者会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简称慢阻肺),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而近年来,不少二三十岁的年轻男性也被确诊为慢阻肺。专家指出,除了他们不重视感冒咳嗽的治疗外,吸烟、熬夜、流连于酒吧歌厅等“烟雾缭绕”的地方,也是重要原因。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三是世界慢阻肺日,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老咳嗽,咳出个“慢阻肺”
  谢大妈今年65岁,开朗乐观,是老年舞蹈队的主力队员。但谢大妈有个多年的老毛病———一旦染上感冒,就会咳嗽不断,长的话要拖上一个多月,特别是冬天的晚上,常“咳咳咳,咳咳咳”,彻夜难眠。以前,她都是吃点止咳药对付着。上周,谢大妈又轻染感冒,眼看冬天就要来了,在女儿的劝说下,谢大妈走进了省人民医院呼吸科。该科的洪旭初主任听完谢大妈诉说的症状,建议她做个肺功能检测。开始谢大妈不肯接受,“不就是咳嗽嘛,而且是多年的老毛病了,怎么可能肺有毛病……”在女儿的坚持下,谢大妈最后接受了肺功能检测。不查不知道,一查发现,谢大妈的肺功能已很差,还是“慢阻肺”,按专业分析来说,已是中晚期了。洪旭初主任说,这都是长期咳嗽不断根,加上年龄增大后肺功能减退所致。
50%的患者没意识到有病
  谢大妈平时并没有很明显的症状,为什么一查起来却发现已是慢阻肺的中晚期了呢?洪旭初主任介绍说,慢阻肺发展有个“三部曲”———开始病症通常不被注意,患者的肺功能已开始下降。一旦症状出现,已经到了慢阻肺的中晚期,往往错失了治疗最佳时机。急性发病时,患者肺部功能将失去一半,严重者更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在所有肺部疾病中,“慢阻肺”称得上是最“不动声色”的“杀手”。据统计,至少有一半的慢阻肺患者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患病,导致病情一再贻误。
  专家建议,45岁以上人群应像量血压一样,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高危人群,如抽烟人士、有家族病史者更应“提高警觉”,应从40岁就开始进行定期检查。肺功能检查过程并不复杂,价格也不贵。如果在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做出努力,可大大降低慢阻肺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规律治疗+健康教育
  洪主任给谢大妈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叮嘱要坚持服药,定期复查,最好还要参加“慢阻肺”的健康教育,了解自己的病情发展,知道什么情况下可能急性发作,一旦急性发作要服什么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自己服药,什么情况下必须马上住院等等。
  据了解,“慢阻肺”难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许多患者未能坚持规律治疗。很多人会在一个阶段治疗之后中断继续治疗,以为只要不发作就没事了。事实上,每次病情加重都对心肺功能造成“叠加”损害,导致患者健康状况恶化。所以即使是处于稳定期的患者也应该坚持治疗,适度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运动耐力,减少急性加重发作,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男性莫忽视“感染后咳嗽”
  “慢阻肺”主要是老年性疾病,但现在中青年男性中也不乏病例,一些三四十岁的病人就诊时,医生可以听见病人肺里有咕噜咕噜的声音,这表明病人肺里痰很多,通气受阻,“慢阻肺”的病征已经很明显。甚至一些十几岁的青少年和大学生也会患上“慢阻肺”。洪医生分析说,抽烟是首要因素。他们反复感冒却又没有彻底治疗,身体恢复不好,加上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熬夜,长期下去身体免疫力降低。年轻男性经常流连酒吧、K歌厅等“烟雾缭绕”的地方,肺被生生熏坏。
  此外,过敏性咳嗽、肿瘤咳嗽、胃病引起的咳嗽等,也可能成为“慢阻肺”的诱因。所以,对于这些人群,不管是长期干咳还是痰咳,都不能掉以轻心。

□名词解释
慢阻肺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慢阻肺在全球疾病死亡原因当中,次于脑血管病、心脏病等,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4位。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可减缓慢阻肺的发病进程,预防肺组织破坏。

□相关链接
如何正确咳嗽
  一些老年咳嗽患者,因为感觉气管有痰,总想咳出来,要么一阵猛咳,要么连续轻咳,结果往往会“震”坏其他器官。曾有一位患有腹股沟疝的老人,连续猛咳之后,“东西”被“震”了出来。还有一位患者,连续咳嗽过后几天,左侧腰部突然肿起一大块,原来是腹肌被撕裂形成的皮下血肿。咳嗽不当,严重的还会造成骨折。
  正确的咳嗽方法是深吸一口气,稍微憋一下,然后大力咳一下,以不倾尽全力为度。此外

责任编辑:海都网
关注微博 新闻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