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雅
本报讯 寒露已过,霜降将至,昼夜10摄氏度的温差,导致医院患呼吸道病病人数大幅增加。昨日,记者从福州各大医院了解到,近半个月的“秋咳”病人比前期增长3成,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期,但临床却发现不少患者因乱用止咳药延误病情。
省二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林熙称,最近由于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数骤增。受天气影响,容易引起伤风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秋咳”的病人往往咽喉干燥疼痛,因此不少人习惯自服润喉片、止咳药,这可能掩盖病人的症状,以致耽误治疗。
林熙主任称,导致咳嗽的病因很多,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咳嗽,或持续超出一周的咳嗽就应到医院及时治疗,排除肺部结核的可能性,并查出病因对症下药。自行服药会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剧。
在中医学里,“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是因为燥邪侵入肺部而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小便短少和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状,因此治疗必须采用滋阴润燥的方剂。现在的天气属于温燥,只能清补,可以煮食胡萝卜、荸荠、茅根饮料,胡萝卜汤、雪梨炖冰糖,还有金银菜煲猪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