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王帆宇
本报讯 2005年10%最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医疗费用支出96元,比1998年增长47.7%,而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长40.5%,收入增幅比医疗费用支出小7.2个百分点,这是记者昨天从国家统计局福建省调查总队得到的一组数据。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称,调查显示,61.5%的被调查家庭成员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建议有关部门从完善医疗保障及救助制度等方面着手改善现状,让低收入家庭尽快看得起病。
【数据】
7成人倾向自己买药治病
根据福建调查总队的走访和问卷调查,对“生病时会选择何种方式”这个问题,有71.4%的低收入家庭成员选择自己买药治疗。而61.5%的被调查家庭成员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家庭成员所占比重不到三分之一。
另外,生病不能及时就医的占到44.7%,其中69.3%的家庭反映原因是医药费太贵。2006年福建省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有68.0%的群众认为看病贵是当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之一。
医疗支出增长
比收入快7.2个点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10%最低收入组的家庭人均医疗费用支出96元,比1998年增长了47.7%,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8年仅增长40.5%,增幅比医疗费用支出小7.2个百分点。10%最低收入组中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最多的家庭达1361.67元,占其可支配收入的29.8%。
据了解,2005年我省10%最低收入组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354.96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5.3%(全省城镇居民平均水平为1.23万元)。
【影响】
两条杠杠难住低收入家庭
在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立了起付线和封顶线(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低于起付线和高于封顶线的部分,社会医疗保险不予支付。
调查显示,目前我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的起付线为1200元左右,约占2005年城镇低收入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5%。对低收入群体来说,单是承担起付线以下的医疗费用就非常困难。而超过封顶线以上的高额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患慢性病、重病、特殊病患者和老年人群。如果没有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来分解这种高额医疗费用风险的话,这部分人就很可能出现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
在社会医疗保险范围以外的其他自付费用也使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负。起付线以上、封顶线以下的费用中,个人自付比例一般为10%左右,有些统筹地区达15%~20%。特殊检查、治疗费用(如CT、核磁共振等)自付比例一般为20%,甚至30%~40%。此外,还有不列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其他项目费用需要个人自付,再加上医药卫生体制因素的不利影响,如某些医院受经济利益驱动,存在乱收费、滥检查、开大处方和开高价药的问题,以及药品生产流通环节存在虚高定价等问题,进一步加重了低收入家庭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建议】
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
相关专家指出,改善我省低收入家庭看不起病的关键是建立起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涵盖参保难的企业和失业人员、非正规就业人员尽可能地纳入到医疗保障体系中,进一步扩大社会医疗保障范围,使更多的低收入家庭能享受到社会医疗保障。
该专家称,目前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基本上算在职保险,覆盖范围基本上是国有企业或正规就业部门的职工。而低收入群体中有不少经济效益差的困难企业职工,这部分人很难参保。而扩大社会医疗保障范围,把参保难的企业更多地纳入到医疗保障体系中来,使他们享受同等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该专家还表示,对其他没有单位的低收入人群,可以让他们以个人身份缴费参保,并按缴费水平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或者鼓励这些人员通过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或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等实现整体参保。
□相关新闻
部分公立医院将戴“社区帽”
N据新华社电
记者近日从在京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上得知,我国的部分公立医院将被改造成社区卫生机构,为城市社区居民和进城农民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卫生部部长高强说,这一举动是调整城市医疗服务资源,从居民卫生需求和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出发而为的,是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组成部分。高强还对医院院长的职责有所评点,他说,医院院长要减少临床专业技术服务,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和改善医院管理、维护公益性质上。
另外国务院组成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正在分专题开展调研,抓紧研究制订改革方案。卫生部作为牵头部门之一将与有关部门一道,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卫生部部长高强说,要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