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海峡健康
 首 页 首页要闻 福州健康行 健康新知 养生 饮食 心理 社区 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 > 健康 > 首页要闻 > 正文

药价又降 百姓感觉不大

N本报记者 李雅 章微

  本报讯 昨日,心脑血管等10类354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调整,平均降价幅度20%,最大降幅85%。降价首日,记者走访发现,各大医院虽执行了新价格,但百姓感觉不大,业界预计又将有部分降价药退市。
  省立、协和、肿瘤等大医院昨天已正式执行新药价。在协和医院,原来308.2元的人血白蛋白(50ml:10g)降低至259元,下调了49.2元;而人免疫球蛋白(50ml:2.5g),由原价341.55元降至195.50元,共下调了146.05元。但是随机采访一些百姓,都表示感觉不到药品降价。
  过去每轮降价都会有部分降价药从医院的处方和药商的供货单上消失。记者注意到,这次为了避免一些降价药退市,国家发改委再次重申了配套措施:医疗机构销售降价药数量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的,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违规行为的,要及时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对于这一规定,业界质疑其可行性。一位业内人士说,一降价,有些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低于原来的招标价,医院就会要求医药公司降价供货,但医药公司觉得无利可图,就不给供货,最终造成了药品的退市。这样该处罚谁?怎么处罚?能用什么手段让药品重返医院?药品退市看似是降价引起的,但牵扯到我国整个医药体系,因此处罚很难执行。

责任编辑:海都网
关注微博 新闻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