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007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口号为“TB any-where is TB everywhere”,意为:只要一处出现结核病的流行,如果没有获得有效控制,就会向其他的地方蔓延开来。我国则将宣传主题定为“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
N本报记者 林宝珍
实际上,我国肺结核病是大大下降,并控制住了,但仍是结核病大国,仅次于印度。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我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结核病防治机构接诊59899例初诊病人,共发现活动性病人25008例,发现率达75.4%。记者也从榕城大医院呼吸科了解到,在门诊中时常会发现肺结核病人,这些患者大多是外来务工者(确诊后到专科医院治疗)。有关专家还介绍,过去肺结核病人多为青壮年,现在有个新趋势,老年人发病的多了。
1个肺结核病人可能使15个人感染
福州市肺科医院陈国鸿主任医师介绍,结核病菌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子宫等,但最主要的是呼吸道,排菌病人咳嗽、打喷嚏和大声说话时,都会喷射出来带菌的细微飞沫。结核病菌还会藏于痰中,如果患者随地吐痰,痰被晒干了,病菌并不会马上死亡,还会在飞尘中传播。一个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一年中可使15~20个健康人感染,有2个会发病,其中1个又成为新的传染源。
所以,一般人在成年之前都会感染结核病菌。但感染并不代表一定会发病,只有约10%的感染者一生中才可能发病。如果你接种过疫苗(卡介苗)并产生了抗体,身体防御机制能识别这种病菌,或者消灭它,或者与它和平共处。有的人没接种过疫苗,但他身体抵抗力强,也不会发病。
老年人患结核病的多了
过去,结核病人集中在中青年龄段,现在有个新趋势,老年人结核病发病的多了。福州市肺科医院陈国鸿主任医师分析,老年人过去多没接种过疫苗,初次感染病菌时,身强体壮,克制住了毒性。随着年龄的增大,特别是患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后,抵抗力下降了,这时体内隐藏的“毒性”就发作了。在门诊中,这样的例子不少。
另外,酗酒者不仅易伤胃伤肝,而且经常贪杯还会对呼吸道有极大伤害,易患肺部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肺结核发病率高。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常饮酒者肺结核的患病率比不饮酒者高9倍。
病愈一年后才可生育
专家警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尤其是排菌期患者,不宜陷入爱河。“除了可能传染给对方,另外,谈恋爱对病人本身也不利!”情绪不稳定、过度的兴奋和烦恼有损身体,不利于结核病的恢复。如果得病前已经有了恋人,在日常接触中则要注意防治感染,而像接吻等亲密动作,在结核病完全稳定或痊愈前,都应该绝对禁止。
一般来说,患者治愈一年后才适宜生育。对于女性患者来说,怀孕不仅不利于下一代健康,还可能危及自己生命。妊娠前三个月、产后一年内,尤其是产后三个月是妊娠结核病恶化或复发的高危时期。
最后,专家提醒,也不必对结核病有恐慌感,95%以上新发病患者能治愈。目前,结核病患者应前往各级专科医院治疗,可获免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