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宝珍
专家介绍
苏津自,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医大附一医院副主任医师。
学术专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治,包括冠心病介入诊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诊断与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外周血管病的介入诊疗、高脂血症诊断与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六上午
43岁电脑商突发心梗
43岁的林先生是位电脑批发商,事业做得红红火火,光在福州某电脑商城,就有3家店面。和大多数事业有成的老板一样,林先生大腹便便、胆固醇高,人在江湖,抽烟喝酒总免不了。前阵子,林先生感到胸闷,住进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侨病房休养。当时,医生怀疑他有冠心病,为他做了活动平台和运动ECT测试,检查结果也提示他的确有冠心病,医生还建议林先生进一步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动脉管血情况。但林先生觉得在医院休养了一阵子后,人舒服了许多,当时又正值春节前夕,各种事务缠身,他相信自己还不算太老,应该不会有大事,他提出先出院再说。
谁知道,出院不到3个月,他就再次进了医院,而且这次是被推着进医院的———他在一次与家人争吵后突发心梗!当林先生被送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时,心室颤动、心脏都停了,医生马上组织心肺复苏急救,苏醒后做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林先生心脏动脉附近有大量血栓,因此引起严重心肌缺血而发生心梗。医生为林先生实施了介入手术后,目前林先生身体情况稳定。
说起那次起死回生的经历,林先生心有余悸。他说自己平时与医生接触多,自以为比较注意健康了,没想到还是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
警示:3亿潜在冠心病人群
上周,第九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在广州举行。会上专家指出我国目前已经有1.6亿高血压患者、5000多万糖尿病患者和1.6亿高血脂患者。在心血管专家看来,这3亿多人都是冠心病的潜在人群。
我省尚未有详细数字表明我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但从榕城各大医院心内科的门诊来看,我省心血管疾病也是居高不下。
冠心病变始于儿童
我们常说,某人平时身体好好的,突然就因心脏病猝死,甚至来不及到医院抢救。其实,诱因早存在他体内,只是他不注意,忽视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抽烟等。
苏津自副主任医师介绍,冠心病的直接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堵塞。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却始发于少儿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就像自来水管一样,新买来时,管壁是干净、光滑的,水流是通畅的,经年累月使用后,水里的杂质不断沉淀,水管内壁就会生锈、再沉淀,水管变得狭窄,当有一天沉积物饱和时,水就流不动了。动脉血管和水管有些相似,当你的血黏度太高时,就会形成粥样斑块沉积在血管某处,此处的血管就变狭窄,血流不畅。如果狭窄部位出现在心脏附近,血流不足,你就会常到胸闷、胸痛。当斑块越来越大,或者某天血栓突然脱落,完全堵塞了心脏动脉,就会发生心肌梗死了。
因此,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要合理,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大量的甜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超重和肥胖者更应主动减少热量摄入,并加强运动量。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除重视危险因素干预,如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不抽烟之外,还要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