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章微 实习生 刘盈
本报讯 今后,福州市区的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省立医院、协和医院等公立医院医生的就诊服务。记者从前日召开的福州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获悉,为保证社区卫生的公益性,今年福州市、区财政共投入3400多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社区医务人员今后将纳入事业编制,享受定编补助,公立医院则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定期派出医务人员到中心就诊。
社区卫生 每万人配3名医师
据记者了解,福州市区目前共有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多由原来的街道卫生院改制而来。因此除了原来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外,后来的新进人员几乎没有编制,导致许多中心近5年甚至10年没有增加新人员。
这种状况将得到改变。据年初下发的《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暂行)》,福州市将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列入事业编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人口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护士按全科医师人数1∶1配备来核定编制。
今年台江区几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69人报名争抢8个岗位。原来这些岗位是市卫生局第一次按全民事业编制进行招聘,聘用人员的工资全额拨款,享有和医院同级别医生同等待遇。
仓山苍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告诉记者,原先中心只有17个编制,纳入科学核定编制后,中心有可能增加到25个编制。
17家公立医院 定期派医生社区就诊
从今年3月1日起,省、市、区的公立医院陆续启动了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老百姓在社区内也能看大医院的专家门诊了。
首批共有17家公立医院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省立医院帮扶鼓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和医院帮扶后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一医院帮扶茶亭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人民医院帮扶上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二人民医院帮扶温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等。医生采取坐诊、巡诊、会诊、预约出诊、义诊等多种形式下到社区帮扶。副主任医师以上医生每年必须服务1至2周,主治医师任职期间累积不少于3个月,否则医生晋升会受到影响。
市卫生局将制定对口支援的考核评估标准与办法,对公立医院进行考评,更好地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专家的服务,做到小病不出社区。
1200万元更新中心设备
会议透露,今年市财政还将安排600万元专项经费,区财政按1∶1的比例配套到位,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房屋基本建设、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此外中心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以及离退休人员的费用都将纳入政府补助。
据悉,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设备缺乏、陈旧老化,平均每个中心只拥有44.14万元的设备。而且只有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政府提供业务用房,其余都是靠租赁或自购,不仅增加运行成本,且达不到省政府要求的1000平方米的业务用房标准。这一状况今后将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