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吴孝传
小西才两岁,最近他经常拉肚子、发烧,妈妈给他吃了止泻药却不见好转,于是只好到医院求医。每到夏季,腹泻的小儿就会多起来,且以2岁内的婴幼儿多见
析疑 夏天为何易腹泻
夏天,为什么孩子特别容易发生腹泻呢?
省人民医院的李学麟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这是由孩子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因为孩子的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特别是胃酸比成人低,杀菌能力差,这样病菌就很容易闯过胃酸这一关,进入肠道而引起腹泻。另外,儿童胃肠中各种消化酶也比成人分泌得少,这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再者是婴幼儿生长迅速,需要足够的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又都要经过胃肠道来消化吸收,与成人对比,儿童胃肠道的负担相对较重,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夏天气温高,细菌容易繁殖,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
李学麟医生说,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的综合征,可由不同病毒、细菌和肠道寄生虫等感染性因素引起,这些病原微生物多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但更多的是由上面所说的生理特点以及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如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对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或气候突然变化,小儿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或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等都可诱发腹泻。
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迅速丢失,造成急性脱水。脱水症状超过15%就会出现抽搐、昏迷,危及生命。
警告 不可滥用抗生素
李学麟认为,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生素药物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即使是细菌性腹泻,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更是产生了许多耐药菌株,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也无能为力了。所以当儿童出现腹泻后不要擅自服用抗生素,必须咨询医生后或及时直接到医院就诊,根据病情选择用药。而近年来出现的许多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整肠生、培菲康、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物是以扶植肠道正常菌群为目的,通过生物拮抗作用达到控制腹泻病情,而且无副作用。中医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通过辨证论治能够很快地控制病情,且能调理脾胃而不留后遗症。
李学麟主任提醒:如果自己服药3天之内患儿病情仍不见好转,或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1)多次水样便;(2)频繁呕吐;(3)明显口渴;(4)不能正常饮食;(5)发热;(6)大便带血,应带患儿到医院找医生就诊。
建议 饮食做到“六忌”
在患了腹泻病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李学麟主任在饮食上给出如下建议:
(1)忌含有长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 水果如菠萝、柚子、柠檬、广柑、西瓜、橘子、梨等;蔬菜如菠菜、白菜、毛笋、洋葱、茭白、辣椒等,腹泻时忌食长纤维素的水果与蔬菜的原因是由于纤维质、半纤维质均有促进肠道蠕动作用,而加重腹泻。
(2)忌导致胀气食物 腹泻时肠蠕动增强,肠内常胀气,更使腹泻加剧,故导致胀气的食物必须禁食,如牛奶;但酸牛奶因其含有乳酸菌能抑制肠内有害细菌,可以食用。豆类及豆制品,因其含有粗糙纤维及丰富的蛋白质,能增强肠道蠕动而致胀气,并加剧腹泻。
(3)忌糖 患腹泻时,常有人提议吃些糖粥,或喝些糖水,以补充丢失的液体,事实上这个办法不可取,糖到肠内常会引起发酵而加重胀气,故在腹泻时,不应吃糖或少吃糖,小孩吃完药后也应尽量不用糖来矫正口苦。
(4)少用蛋白质 患腹泻的病人放屁往往很臭,这主要是肠内的物质异常发酵引起,肠道的腐败作用很强,此时应尽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如蛋类及奶类食物等。
(5)忌脂类食物 如肥肉、猪油、牛油、奶油、动物内脏等,这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脂肪,可加剧腹泻,导致滑肠、久泻。
(6)忌不易消化物 中医认为腹泻常与饮食不节有关,不易消化物常可导致伤食。这类食物包括很广,除上述这些食品外,还有许多零食,如蜜饯、松子、杏仁、瓜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