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章微
本报讯 十几元一盒的吗丁啉(通用名为多潘立酮片)和4.5元一盒的多潘立酮片,你会选择什么?本报5月22日、6月5日连续两次报道了南京医药停购西安杨森风波对福建市场的影响。18日,南京医药在江苏无锡召开了集成化供应链研讨会,通报了与西安杨森对话的最新进展。本报作为福建唯一受邀参加的媒体,接触到这次风波的核心。记者获悉,如今,包括福建同春药业下属的41家福建药店、南京医药下属的500家药店,都开始逐步用同质化药品替代西安杨森旗下药品。
福建同春开始推广替代药
南京医药执行副总裁滕学武介绍说,如今南京医药已组织好国内5个厂家的7种同质替代药品的货源,并下达了2亿元的订单。替代药已陆续在福建、江苏、安徽、上海500多家药店上架。比如用国产的零售价为4.5元/盒的多潘立酮片,代替十几元一盒的吗丁啉;国产的零售价只为3.5元/支的硝酸咪康唑,代替16.5元/支的达克宁;西安杨森的“采乐”则用售价只有其1/3的国产“酮康唑洗剂”代替。
记者昨日走访东街口的回春药店,夏季本是达克宁霜的销售旺季,但该药店的售货员却告诉记者没货了,不过吗丁啉、派瑞松等药品仍在销售。而药店外已挂上了介绍替代药的宣传海报:硝酸咪康唑3.5元/支,同种商品达克宁16.5元/支。
福建同春药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春下属的41家药店将逐步推广替代药,但保证西安杨森的一些救命药、独有药的供应,保证老百姓的用药需求。目前替代药品还没有全部到货,上架还需要一段时间。
那西安杨森会不会在福建断货?该负责人说,同春目前只是适度控制西安杨森的供给,而西安杨森在福建还有1家一级代理商,还能保证西安杨森在其他药店的供货。只是少了同春,西安杨森在福建的销售量肯定要下降。
国产药能否卖得动 还得看医生开方
替代药上架最终能不能挤占具有品牌效应的吗丁啉、达克宁的市场?专家们分为了两派。一方认为,在药效相同的前提下,市民自然认为价格越低越好,替代药肯定要占据市场。另一方则认为,80%的药品销售靠医院,替代药能不能卖得动还得看医生。
我省一位三甲医院的皮肤科医生认为,从5月1日起,《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医生开具处方需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如今医生只能在处方上开多潘立酮片,而不能单独写上吗丁啉,很多患者对于药品通用名根本不了解,更不会提出反对意见。这一契机对于医药销售企业是有利的。
但我省另外一家医药公司老总却认为,医生在通用名后一般会备注老百姓熟悉的药名,有的医生为保险起见,还是比较习惯使用大品牌的药品,加上一些合(外)资药厂成熟的终端维护能力,要想一下子改变医生的开药习惯十分难。而医生的用药决定百姓的用药。这是西安杨森始终握在手中的一张王牌。
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徐伟博士还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老百姓还是根据品牌购买药品,如今换同质产品,如何教育患者让其接受替代药是关键。
同春负责人表示,药店将提高药学服务,通过导购、药师,告诉消费者国产的同质药和合(外)资药的区别,让消费者自己选择。
多家药企声讨外资药价太高
为什么南京医药与西安杨森要暂时分手?南京医药执行副总裁滕学武告诉记者,平价药店南京医药销售西安杨森药品的毛利率只有1.74%,分销成本却达到了3.89%,所以要求重新谈判。在50天的谈判中,双方接触了7次,但在一些问题上还没达成共识,双方的谈判还会继续下去。
其实南京医药并不是第一家叫板西安杨森的本土医药流通企业。河北最大的医药公司———河北东盛英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冉铁军告诉记者,作为西安杨森全国前十大经销商,因为没有利润等原因,于今年年初中止和西安杨森的合作。虽然少了西安杨森药品的销售额,但是公司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0%,利润提高了30%,但西安杨森在河北的销售额却由去年每月1000万元下滑到如今的100万元。中止合作是向其过高的定价说“不”。
因此,南京医药这次发布会又成了“声讨”合(外)资药价过高的会议。南京大学卫生经济和医药管理专家顾海教授说,合(外)资药过了专利期,还维持较高水平,对于缓解中国老百姓看病贵的现实不和谐。其实,合(外)资也可以列入降价范围,不能享受“超国民待遇”,让其向价值回归,让消费者受益。
□记者手记
让利于民是根本
由于西安杨森合资药的特殊“身份”,南京医药和西安杨森的这场谈判成为了国内本土企业叫板外资药企的典型案例。再加上国内药价虚高的特殊背景,本次研讨会吸引了国内23家媒体的关注,甚至有媒体把这场纷争视为当年国美和格力斗法在医药行业的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