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院长指出,骨质疏松症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发病率更高。卫生部发布的《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中也指出,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老年人预防骨松性骨折,一方面要防骨质疏松,一方面要防跌倒,双管齐下。无论是跌倒、骨质疏松还是肌力减弱,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很大关系。据介绍,维生素D在人体内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促进小肠对食物中钙的吸收,使血钙浓度维持正常,为骨骼的形成提供“原料”;二是促进骨骼中钙盐的形成,让血液中的钙能够顺利转移到骨骼中,为新骨的形成提供条件;三是可以增强老年人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增加肌力,减少跌倒风险。因此,林建华院长建议50岁以上人群去医院体检时,要进行骨密度检测,提前做好预防。
防治三部曲:适量运动+晒太阳+均衡饮食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指出,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基础措施是指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药物治疗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药物,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
采访中,林建华院长详细介绍了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1)适量运动: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老年人尽可能选择空气流通好、植被树木多的地方运动,运动强度要适中,例如有一定速度的散步、太极、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不适宜爬山。运动要坚持。(2)定期晒晒太阳,阳光照射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3)均衡饮食,低盐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适量增加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如鱼肝油、罗盖全活性维生素D等。维生素D和钙质的摄入对于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人可以通过服用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但对于肝脏肾脏功能不足或者较弱的老年人,林建华院长建议可以补充活性维生素D。林院长解释说,维生素D本身无活性,需经过肝脏、肾脏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后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老年人新陈代谢基本处于负平衡阶段,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下降,对维生素D的活化能力也逐渐下降。因此老年人需要补充不需人体代谢的活性维生素D,以增强肌力防止跌倒,防治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松性骨折。
指导专家:林建华,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福建省骨科研究所所长。门诊时间为周一下午、周三上午,特诊预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