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讲究养生保健,为各国医学所仅见
中医讲究:“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不仅是防病于未然,更是养生保健,使人健康长寿,不得病,无疾而终,是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扁鹊是名医,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扁鹊说,他们兄弟三人,大哥医术最高,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二哥医术次之,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自己医术最差,只能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劝人把烟囱旁的柴禾搬走、把烟囱改改道,以防失火,无人重视;失了火,邻居来救,被烧得焦头烂额,当上宾招待。是谓“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反映了对医未病的无知和不重视。
众所周知,一块钱的预防相当于8块钱的医疗。但中医的养生远高于平常所说的预防。
中医养生方法有多种,比如:
运动养生。中医的体育是养生体育,又称为导引,“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西方的体育是竞技竞体能体育,往往使运动员一身伤,一身病。邓铁涛老教授坚持八段锦,今已92岁高岭,仍思维敏捷,声如洪钟,健步如飞。
《黄帝内经》云,经络“决死生,处百病”。祝总骧先生及其研究小组,依据经络理论创造了三一二经络锻炼法,可以使人经络畅通,不得病,也可以治病。这是中医养生之道。
饮食养生。中医讲食疗,讲食物四性五味的平衡搭配而不讲营养成分;讲“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讲吃饭“七分饱”。而西医讲营养成分,于是美国“专为中国儿童”研究了BAYBAY营养粉;这不能不使人们想到:今日之养“肉鸡”,饲料的“改进”,一个多月即可长大,但其肉不好吃;我们是养孩子而不是养“肉孩”,光讲营养成分不行。今天,很多肥胖儿仍然营养不良,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音乐养生。中国之古筝、古琴,弹起来令人心旷神怡,适于养生。
书法养生。书法、绘画,亦是中医养生之法。
此外,中医之养生方法甚多,不可能尽述,如孙思邈倡导养生13法:发宜常梳,齿宜常叩,耳宜常鸣,腹宜常摩,等等。
85岁的上海名医颜德馨老先生就是一位养生高手,善用颜氏膏方养生,广东省中医院特聘颜老为他们带了几个徒弟。
中医之养生保健绝非现代医学之预防。现代医学所谓预防,讲的是隔离,讲的是消灭致病微生物,讲的是不接触致病源;清朝每次瘟疫发生时就是这么做的:派兵围住患病村庄,不使与外界接触。而中医之养生保健首先是调理人之身心状态,摄足五味,劳逸适度,其次才是运用药物、针刺等疗法,调理脏腑、经络、气血,这些足可以解决西医毫无办法的“亚健康”问题。
2005年6月上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了首次亚太地区健康高峰会议。来自亚太地区16个国家的300多位政策制定者、公共卫生专家、科技精英和商业巨头们一致认为,上个世纪后期,在追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过程中,西方和东方似乎犯了相同的错误:卫生资源过多地投放到疾病的治疗而不是预防上,从而忽略了公共卫生系统、人力资源以及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是这个错误带来的后果,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显得更为突出和严重。
养生的意义大于预防。遗憾的是,今天的人们在西学“征服自然”思想的浸淫中,基本忘记了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