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海峡健康
 首 页 首页要闻 福州健康行 健康新知 养生 饮食 心理 社区 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 > 健康 > 首页要闻 > 正文

“坑老保健”骗局源源不绝 如何让老人不受骗(2)

“坑老保健”骗局源源不绝

然而,曝光并被查处的始终是冰山一角。在羊城晚报连续推出“坑老保健”大型系列报道之后,记者至今每天都能收到从欺诈谜团中醒悟的老人的报料。

广州市民钟先生患有十多年的糖尿病,治病心切的他突发奇想,上网寻找一种比医院更好的治疗途径。当他输入“糖尿病治疗”几个字后,某医学研究院的广告跃入眼中:“不打胰岛素、不吃降糖药,在家轻轻松松治疗糖尿病,免费赠送高科技糖尿病治疗仪”。就这样,钟先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不法商家设计好的陷阱中,他先后七次按照对方的要求购买药品和保健品,直到花去数万元也未见糖尿病有所好转,这时方知上当了。

市民刘先生则在朋友介绍下,听了一场关于老年健康的讲座。讲座上,自称是北京某著名医院退休的医生为他把脉看病,并积极推销某保健品,还宣称服用后可以增强免疫力,活到100岁没问题。刘先生深信不疑,付了5800元买了六盒保健品,回到家服用两粒后,立即感到头晕难受。其后他赶去退货,不料对方早已不知所终。

……

诸如此类的投诉源源不绝。部分老人在羊城晚报记者的帮助下,经由工商部门协调,成功退回款项。但记者巡城发现,在广州“坑老”保健公司聚集最多的区域,走进保健品公司大门的老人仍是络绎不绝……

记者有话说

一道待解的命题:

如何让老人不再受“坑老保健”之伤?

不管我们多么锲而不舍地揭黑,总还是有老人家继续被“坑老保健”骗去手中的“棺材本”。那些省吃俭用的老人,面对琳琅满目、来历不明的保健品与各种花言巧语,总也无力抵挡,这真让人深感无奈。

眼下各地对“坑老保健”的查处力度不同,对保健品销售环节涉嫌诈骗的界定更是说法不一。羊城晚报记者曾经陪同多位被“坑”老人带着收据报案,却也最终无法受理。令人欣慰的是,天河区法院最近对一宗“坑老保健”案件定性诈骗,公司负责人也因诈骗罪入狱。

去年,我国保健品的销售额高达4500亿元左右,但现实中的种种乱象,却让这样的“繁荣”变得形迹可疑。一个正规的保健品,必须经国家食药监、卫生、工商等部门的登记审批,而销售环节则是最大的漏洞,普普通通的保健品被吹嘘成灵丹妙药,价格也是几何级数地增长,监管部门却在取证上屡屡受挫。

时至今日,记者已通过工商部门成功为多位老人退款,但解决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当“坑老”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必须重典治乱。如何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如何让老人不再受“坑老保健”之伤?这仍然是一道待解的命题。 ·许琛·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林晗枝
关注微博 新闻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