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则故事说,一个最成功的人应该具备六个方面:第一,自己不开车;第二,没有名片;第三,衣服上没有商标;第四,住址里没有小区名,只有门牌号;第五,经常在郊区活动;第六,包里现金很少。结果一位农民看了说:“我们村里全是这样的人。”
这则小故事里其实蕴含着大智慧:当我们拼命去追求一些东西的时候,从一个点奔跑到另一个点,接二连三奔跑过后,突然发现又回到了原点。过去,我们曾经叛离过乡村,以“逃出农门”为荣,浩浩荡荡涌向灯红酒绿的都市,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人生,起早贪黑,紧绷的神经一刻也不得松懈。某一日,行走在乡下,突然发现原来农人们的生活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生活。一个为官者,居其位,不谋其政,耐不住清贫,经不起诱惑,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不是真心为民,而是一味去追权谋术,骄奢淫逸,等锒铛入狱才突然醒悟,后悔当初本不该如此。
有一位科学家叫甘珀森,他提出了一个反概率理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概率具有矛盾的一面,即越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不一定能够发生,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有可能发生。他列举了大量例子来验证自己的理论。比如,你从你的轿车中随手扔出一根刚刚燃烧过的火柴,竟引发了一场森林大火,而在家中,你用了几盒火柴、几乎所有的报纸居然没能点着堆满了干木柴的火炉……
如果套用甘珀森提出的反概率理论,即欲望越小,追求越少,越简单越真实的人反而越成功。比如许多为官楷模,他们心里只有百姓,清正廉洁,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为民鞠躬尽瘁,看似辛苦了一些,但最终深得百姓爱戴,名留青史。另有少数为官者,得贪就贪,得占就占,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总认为做得天衣无缝,殊不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终难逃法网。
人生在世,欲望的附带条件越多会越失败,期望越高越会感觉累,欲望越多最终会发现越不够完美。一个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人生,很容易成为“成功”的奴隶,最终失去的不仅仅是幸福,而是自我。
曾有一段时间流行问:“你幸福吗?”其实真正的幸福就藏在某个最不起眼的角落中,在努力的工作中,在积极进取中。人各有不同,幸福也千差万别,凡事多问问自己的内心,其实人只要真实地、合法合规地、尊重自己的内心去生活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
如果经不起诱惑,欲望太多,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渴望拥有,攀比、纠结、争斗,在强大的利益面前看似得到了一些东西,实际失去的会更多。
据说,有一贪官,在狱中感慨地说,我为官期间总在为名和利拼搏,跑官捞钱,看似我得到了许多,如今回头看输掉了整个人生,如果早些顿悟,一心为民,好好为官,工作之外陪陪妻子和孩子,热热闹闹,欢欢乐乐,坦坦荡荡,活得真实就是最大的幸福啊!相信,他的狱中感慨是一句大实话。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