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很多家庭里,保姆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比父母还要多很多,时间长了,孩子在心理上会对保姆形成依赖,产生一种隐形的母子关系,心理上称这类保姆是孩子的“心理妈妈”。
保姆的素质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保姆的心理素养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具备了心理护理意识的保姆,可以有效缓解孩子成长中的多动症、封闭自卑等心理隐患,把他们扶上正常的轨道。
虽然保姆是家庭里资历最浅的“成员”,但家长千万不能忽视他们。对待保姆要宽容,多沟通,少责难。条件允许的家庭,可以给保姆做些基础的少儿心理培训。虽然有金钱上的投入,但带给孩子的心灵回报将惠及孩子一生。
都是保姆惹的祸?
阿雯的女儿七岁了,女儿长得挺可爱,可就是脾气不好。有时候因为一些小事,女儿会号啕大哭、乱摔东西,那股歇斯底里的劲儿让阿雯摸不着头脑。自己和老公性格都很好,待人温和,对女儿更是从来都轻言轻语,她这么小小年纪哪儿来的暴躁脾气呢?
“是不是你们小孩以前的保姆不会带孩子啊?”邻居的一句话点醒了阿雯夫妇。在女儿两岁多的时候,阿雯给女儿找了个小保姆,大概十八九岁。阿雯觉得自己和老公没时间照顾孩子,只有对保姆好了,保姆才能对女儿好。于是他们对小保姆很好,经常给她买东西、送礼物。“我们那时候简直就把那个保姆供奉起来了,很多家务活都是我自己做,让她好好照顾我女儿。”阿雯回忆说。
小保姆照顾女儿的时候也很用心,渐渐赢得了阿雯的信任。可几个月之后,一些小事传到了阿雯的耳朵里。有次小保姆带女儿出去散步,一辆小车开过来,差点撞到女儿,吓得女儿哇哇大哭,小保姆吓得一身冷汗。可这些事情小保姆从来没有向阿雯提起过。小保姆也不会哄孩子,女儿哭了,小保姆只会说“不哭”,如果女儿接着哭,小保姆就束手无策了。
阿雯不得已,只好辞掉了小保姆,之后又找了一个保姆,可女儿和这个保姆的关系更差。阿雯觉得从这时开始,女儿的性格有了变化。以前活泼可爱的女儿变得胆小,夜里经常不敢睡觉,还有幻觉。更糟糕的是女儿的脾气开始变坏了,动不动就发怒。
频换保姆孩子易焦虑
喜玛是广州某心理咨询中心的治疗师,多年从事儿童心理辅导工作。在她接待的问题孩子中,有很多都是保姆带大的。“不少孩子的家境不错,吃得好、穿得好,琴棋书画样样都学,可就是心理隐患依然存在。”,“很多父亲母亲也是高学历,有修养的人,可由于工作忙,大部分时间都把小孩交给保姆照顾,而对保姆的开导和培训又不够,这就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隐患。”
曾经遇到一个叫芊芊的小姑娘。有一天班主任打电话告诉芊芊的妈妈,说芊芊在班里总是欺负一个女同学,对方的家长找到学校,强烈要求给女儿换班。一家人为芊芊的攻击性感到不可思议。
通过了解,喜玛得知芊芊曾经换过四个保姆。第一个保姆带她的时间最长,将近两年,其他三个保姆只有几个月不等。“很可能是过于频繁的换保姆造成了芊芊的坏脾气。”
在喜玛看来,当家长把孩子交给保姆的时候,生理父母和心理父母就发生了分离。由于和保姆呆在一起的时间比家长多,孩子在心理上会对保姆形成依赖,产生一种隐形的母子关系,保姆成了孩子的“心理妈妈”。“如果频繁更换保姆,相当于让孩子一次次失去"心理妈妈",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危害,形成心理隐患。”芊芊的攻击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总是失去,所以心里总是有一种不安全感,表现出来就是攻击别人,因为攻击别人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保姆也需心理培训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去听亲子讲座,但很少见家长会带着保姆去听的。”喜玛说。“其实保姆更需要这些知识。”
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两种心理倾向。一种是多动症,表现欲强,精神不集中;另一种是过于封闭内向,人际关系不好,经常受到欺负。要校正这些问题需要了解一些心理知识,需要比较长时间的陪伴和沟通。家长可能有知识,但要忙工作,不能陪孩子。此时能够帮助孩子的只有“心理妈妈”了。
“有条件的家庭,不妨请文化素质高一些的保姆,给他们做些心理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学会怎样做"心理妈妈"。”喜玛建议说。“当然,这样的保姆薪水要高些。”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父母就要亲自教给保姆一些心理应对技巧。
保姆和家庭虽然没有法律和血缘关系,但在实际上是家庭的成员,家长要给保姆比较大的宽容度。遇到问题,家长不能说“我把孩子交给你,你是怎么带的。”这样的话,保姆更不敢指出孩子的问题了。其实作为“心理妈妈”,保姆对孩子的影响可能大过父母。
一旦选定了保姆,就不要轻易更换。“心理妈妈”突然离开会让孩子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并由此产生分离性焦虑,总是害怕身边的人离开自己。即使不得不换,也要安排好过渡。“两个保姆之间要有交接,让小孩子慢慢离开旧保姆,认可新保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