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海峡健康
 首 页 首页要闻 福州健康行 健康新知 养生 饮食 心理 社区 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 > 健康 > 首页要闻 > 正文

十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

2 预防糖尿病,怎样合理减肥?

——管住嘴、迈开腿,可远离疾病

附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严孙杰介绍,合理减肥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中等程度的减重(即减轻体重的5%~10%)和增加运动可以有效延缓、甚至预防60%的糖尿病的发生,即使在已经罹患糖尿病的患者中,中等程度的减重也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因此,在预防糖尿病的过程中,控制体重应同时注重合理饮食及加强锻炼。

控制饮食首先应改变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结构,少吃油炸食品,同时增加蔬菜、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并适当摄入鱼、肉、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多锻炼身体,不要久坐不动,坚持必然规律的锻炼,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研究表明,每天走35分钟的路,糖尿病患病风险可减低80%。

3 血糖降到多少才合适?

——降糖目标要因人而异,避免发生低血糖

省二院内分泌科陈耀主任医师介绍,糖尿病已经进入个体化治疗时代,最新的理念不再以降糖为单一目标,而需综合考虑肝肾功能、低血糖、体重增加、心血管风险、经济成本等多种因素,应采取差异化的治疗方案。

血糖的控制目标要个体化设定。年轻人、病程较短、新诊糖尿病、胰岛功能较好时,就要严格控制血糖目标,使之尽量接近正常;而对于一个病程较长,并发症很多的糖尿病老患者来说,控制血糖的意义就不大了。比如,已经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加严重,重度低血糖还与死亡率增高相关。再如,65岁以上的很多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状况不佳,特别是发生过心梗脑梗的人,也要注意规避低血糖的风险。

另外,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关系到血糖,还涉及血脂、血压、血凝状态的异常,以及吸烟等众多的危险因素。这就要求医生不能只着眼于血糖一个方面,还要对其他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控制,才能为患者争取最大的利益。

4 选哪种降糖药更好?

——尽量挑选不经肝肾代谢的药物

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及胰岛素,是五种经典传统药物,同时还有越来越多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也相继面世。那么到底要选什么药才更适合自己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内分泌研究所刘礼斌教授介绍,传统降糖药物一个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是低血糖,而新型的降糖药,通过增加肠促胰素效应而发挥降糖作用,进食后只有血糖较高时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血糖不高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能“聪明”地避免低血糖出现。其次,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不会增加体重也是新型药物的优点。

因此,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尽量挑选不经肝肾代谢的药物,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如正在进行降糖治疗的出租车司机,特别是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应该买一包糖放在车里头,以防出现低血糖症状,以及可能由此诱发的癫痫、心房纤颤等。音乐家现场指挥、领导演讲等场合,患者更适宜服用抗高血糖口服药物,或者是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血糖不允许低于5.5。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陈川
关注微博 新闻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