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穷病”相对,有一些疾病与生活富裕后吃得好、吃得精、营养过剩、活动量减少等有关,主要是些非传染性慢病,比如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甚至一些肿瘤也与其关系密切。它们被称为“现代文明病”或者“富贵病”。
吃得太好,患上“富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教授强调,“穷病”和“富病”的概念是相对的,“曾有报道说,1954年的时候,江南一带居民穷得只能靠吃大闸蟹度日,但现在能吃上大闸蟹的可绝不是穷人。”
所谓的“富病”大多与代谢相关。“当中国人稍稍富起来之后,像‘土豪’一样地消费和大吃大喝,天天大鱼大肉,吸烟酗酒,出门有车坐,久坐不运动,导致体内聚集了太多难以‘消受’的营养,进而催生日益增多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痛风等。”口味与消化是有矛盾的。过多食用脂肪、精米精面等精细食物,粗纤维食物吃得少,肠道蠕动减慢,使得消化废物长时间停留在小肠内,加长了新陈代谢的时间。
癌症也分“贫”“富”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罗荣城教授说,有些癌症也与富裕的生活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被称为“富癌”,例如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
研究表明,结直肠癌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关系密切,常年高脂肪饮食、缺少膳食纤维摄入、久坐少动、不按时排便或习惯性便秘等因素,都是其常见的诱因。前列腺癌则与性生活频繁、性伴侣数量有关,往往在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群中多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乳腺癌同样是在发达国家发病率更高。牛津大学流行病学家和癌症专家蒂姆·基博士表示:“人们从穷国移居到富国,一两代人之后,他们的乳腺癌发病率就和富国居民一样高了。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
中西、城乡发病差距变小
2013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的一项中美联合进行的研究就显示,中国人的健康正面临越来越多所谓“富裕病”的威胁,包括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腰痛和道路交通伤害。其他高风险因素是吸烟、饮食危险、高血压、空气污染。课题组对1990~2010年间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人如今的健康状况已与美国、英国或澳洲类似。
周玉杰说,如今冠心病和脑血管病所致死亡人数,已经超过癌症,而且城市与农村并驾齐驱。心脑血管疾病是无形杀手,人们的知晓率很低,目前的治疗率、治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总体来说形势严峻。究其原因,第一,现在的非传染性慢病防控体系里,从事上游预防工作的少,进行下游“打捞”工作的多,缺乏科学防控的“万里长城”。而医生治疗再多病人,也比不上预防对整个人群的治疗和干预。第二,健康宣教还不够,民众的科学知识贫瘠,对保健知识一知半解。
防控慢病从年轻人抓起
周玉杰建议,首先,国家要对非传染性慢病进行分层防控,建立起“医院-社区-家庭医生”的防控网。其中,从慢病监测、康复管理,到科学宣教,社区都是主要阵地。另外,管住年轻人是最重要的,可以防止他们到中老年阶段深陷慢病陷阱。
其次,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唤起大家的体检意识。“美国经常发起一些健康宣教活动,比如‘你知道自己的胆固醇有多高吗’、‘你知道自己的血压、血糖吗’等,让老百姓像熟知自己体重一样,熟记这些重要的身体指标。”周玉杰认为,健康宣教一定要做到位、接地气,细化到让民众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健身,患不同疾病需要不同的运动处方,自己腰臀比和BMI是多少,有某些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该怎么吃等等。另外,健康宣教要从娃娃、从小学生抓起,让孩子反过来督促家长健康生活。
最后,要重视民众的心理健康。周玉杰说,很多心脏病都是气出来的。看着别人比自己过得好就眼红、生闷气,结果就气出病了。千万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这些年,很多事业成功却疾病缠身的人士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马儿你慢些跑,才能多享受生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