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则“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癌症,这个一直被人类畏惧的“恶魔”,当真能用最常见的小苏打给“灭”了?癌细胞是不是真的能够“饿”死?这种号称“有效反应率100%”的治疗手法,真的能成为人们“抗癌”的有效手段吗?
25日,我国著名肝胆科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主任、中山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陈敏山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小苏打饿死癌细胞”这种说法本身不靠谱!
“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
答:主要还是化疗药的作用
24日,一则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牵动了人们的神经:“早在201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介入科医生晁明和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尝试了用苏打水治疗癌症的思路,有效率高达100%。”
据介绍,这项研究开展的试验是从2012年起,研究团队在40例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采取了将常规治疗方法“TACE”和小苏打结合的方法,注射碳酸氢钠,让癌细胞狠狠健个身,把储备消耗掉;然后,堵上血管,断了补给,饿死癌细胞。研究团队把这个疗法命名为“TILA-TACE”,意为靶向肿瘤内乳酸的TACE。而这40例原发性肝癌的病人在接受“TILA-TACE”治疗后,客观反应率100%。
一直从事肝癌的临床和研究工作的陈敏山告诉记者,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两位教授近期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这项“在40例肝癌患者身上尝试的”,“直接针对滋养肿瘤的血管,向瘤体注射碳酸氢钠(小苏打)”的治疗方法,其实是在常规TACE(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加多了碳酸氢钠,“只是对TACE治疗的一种改进。”至于今后能否用这样的方法“打败”肿瘤,陈敏山表示,目前来看这只是一个小样本的研究,“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需要有严谨、规范的认证过程,单是用这样一项研究结果就断定它可以治愈肿瘤,无法令人信服。”
“常规的TACE是主力,碳酸氢钠只是辅助作用。”在研究了浙江教授们发表的论文后,陈敏山指出了这项研究的本质。“堵上了供血动脉,肿瘤还可以从其他的地方供血,所以其实也无法真正‘饿’死。”这也意味着,“小苏打饿死癌细胞”这一说法并不靠谱,新的治疗方法不是单靠碳酸氢钠,主要还是化疗药的作用,更不是说花十几块钱买下苏打喝下去就好。
“突破肝癌疗效差的瓶颈”?
答:效果最好的还是手术切除
那么,这项研究真的能“突破肝癌疗效差的瓶颈”吗?陈敏山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他认为,目前肝癌治疗效果最好的还是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患者五年生存率能达到30%-40%,而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接近零。”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肝癌患者的肿瘤,都是适用手术切除。对于不能用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如中晚期的肝癌患者,目前临床上普遍是用TACE治疗。TACE治疗的次数需要根据每一个病人的病情需要确定。据统计,陈敏山所在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科,每年收治的肝癌病人约2000人次,其中手术切除900余例,TACE治疗800余例,还有300余例是用局部消融治疗。
尽管目前临床 “TACE能够单独治好肝癌的例子不多,但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或者让有些患者的肿瘤缩小,再考虑手术切除,或是联合消融治疗”。那么,用TACE能延长患者多久的生命呢?陈敏山表示,这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例如中期肝癌病人在接受TACE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也只有10多个月,但如果手术治疗,可以接近30个月。
新的研究实验在常规TACE里加了碳酸氢钠,那么,需要加多少才有效?要怎么加?陈敏山指出,从发表的论文来看,对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描述并不详细。记者留意到,这篇论文中对于新实验的安全性只有“疼痛”和“发烧”两个模糊的概念描述,碳酸氢钠的量也并没有具体细分,只是给出了范围——50ml-250ml。
“以肝癌为代表的癌症治疗,目前还是比较艰难的,治疗方法的进步需要一步步积累,研究也要脚踏实地地做。”陈敏山也表示,这项研究“开辟新思路的精神是值得鼓励的,至少勇敢地迈出了一步”。
新疗法能推广到临床吗?
答:需严谨、规范的认证过程
这篇发表在eLife杂志上的论文,是否就代表着肝癌治疗未来新的发展方向呢?这样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在40例患者身上起到了有效反应,是否会对所有肝癌患者、甚至所有癌症患者有效呢?
陈敏山表示,这样的说法还言之过早。他认为,这项研究的非随机对照研究例数不多,加起来仅40例;论文主要参考的两篇论文里,一篇发表在病理学杂志,而不是公认的癌症研究杂志。另一篇是一个综述,而不是论著。此外,研究者们并没有公布动物实验的结果。“这是一个例数较少的早期临床试验,在少数人身上看到了效果,但需要后期做更多大规模的实验”。
最后,陈敏山强调,肝癌治疗是多学科问题,需要以外科为主导的多个学科与治疗方法配合,绝不是单一的方法就能轻易治好。即使新的介入治疗手段很有效,也属于姑息性局部治疗方法,而肝癌最难治疗的,还是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这就需要全身整体考虑治疗策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