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海峡健康
 首 页 首页要闻 福州健康行 健康新知 养生 饮食 心理 社区 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 > 健康 > 首页要闻 > 正文

把“痛”说出来——让疼痛不再“痛不欲生”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疼痛,特别是癌痛发生率为61.6%,其中50%的疼痛级别为中到重度,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然而,“疼痛不是病”的观念往往让癌痛治疗被忽视,约70%的癌痛患者未能接受规范化镇痛治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全军肿瘤中心主任秦叔逵教授对此表示,癌痛病因复杂,发作时患者往往感到痛不欲生,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加重病情,如果能让患者将癌痛说出来,医院能对其进行及时的规范治疗,就可避免他们“痛不欲生”。

现在,疼痛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开始认识到疼痛已不仅只是一个简单的症状。2004年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10月的第3个周一定为“世界镇痛日”,中华疼痛学会则把镇痛日之后的一周定为中国镇痛周,以呼吁人们正确认识疼痛。

  新版疼痛患者手册发布

在2016年中国镇痛周之际,新版《疼痛患者教育手册》(简称《手册》)发布。新版《手册》从患者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疼痛及治疗、镇痛药物的分类和选择等基本常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疼痛,尤其是癌痛。

针对目前中国癌痛发病的严峻形势,新版《手册》特别介绍了癌痛的药物治疗,提出了阿片类药物(临床常见的有吗啡、芬太尼、杜冷丁、可代因等类药物)是治疗癌痛公认的“金标准”。并指出阿片类药物在中国的普遍使用现状:由于患者和家属甚至某些大夫,过分担心使用此类药物会造成依赖和成瘾,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生对患者在疼痛时的规范化镇痛治疗。

秦叔逵说,癌痛的病因很复杂,发作时患者往往感到痛不欲生,如不能及时治疗,会加重患者病情。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当癌症患者感到疼痛时,应主动与医护人员和身边的家人沟通,及时获得规范化的癌痛治疗。他希望新《手册》的发布,能帮助患者了解癌痛治疗的方方面面,使他们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主动报告病情,积极配合医生实施规范化、个性化的用药治疗,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协作组副组长、萌蒂制药大中华区总经理王忠林表示,《手册》的发布将有助于广大癌症患者更好地了解癌痛,了解癌痛治疗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接受规范化治疗,最终帮助他们实现“无痛生活,尊严人生”的夙愿。

  控痛成为治癌重要一环

疼痛不仅是症状,秦叔逵说,首先,慢性病疼痛是一个疾病,是一个症候群,所以,在临床上不应该去忍住疼痛,这时需要如实反应疼痛,尤其是肿瘤重度患者。因为疼痛,一些患者痛不欲生,精神和情绪都很差,这对治疗也带来了影响,往往会加重抗癌药物的毒副反应。其次,因为疼痛而不能很好地吃饭、睡眠,甚至不能很好地活动,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第三,导致了生命的缩短,由于疼痛,很多患者不愿再延长生命,所以拒绝配合治疗。另外,临床上需要防范病人自杀,因为疼痛的存在,使病人没有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所以对疼痛特别是癌痛,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

专家表示,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抗癌过程非常艰苦,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癌痛属于慢性疼痛,长期困扰患者,严重影响了患者抗癌的信心。根据《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的表述,疼痛分为10级,而癌痛在这一评估体系里常常表现为中重度疼痛,部分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甚至会达到10级。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体质,降低他们的身体机能和对肿瘤治疗的耐受力,还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如何控制疼痛已成为癌症治疗中的重要一环,甚至是癌症晚期患者追求生命最后尊严的要求之一。

新版《手册》特别强调了患者主动表达疼痛对于癌痛治疗的重要性,而癌痛的筛查评估对于及时发现癌痛、治疗癌痛非常有意义。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制定的《成人癌痛指南》中强调,全面评估疼痛是合理选择镇痛方案的前提。在临床工作中,患者自我报告是疼痛准确评估的“金标准”。对于癌痛治疗来说,患者的主动诉说最为重要。

新版《手册》建议,癌痛患者在就医时,要主动对医生进行诉说,这样有利于医生的判断、评估癌痛的情况,对患者作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主动诉说,可以消除癌痛带来的恐惧、焦虑、忧郁和孤独等不良情绪,对治疗有很大帮助。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林晗枝
关注微博 新闻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