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
今年有个段子让“土豪”一词火了起来。青年问禅师:“我很富有,却不快乐,怎么办?”禅师伸出一只手。青年问:“您让我懂得回报?”“不,土豪,我们做朋友吧!”随后,苹果土豪金手机让这个词更火了,也让大家重新审视这一群体:有钱、没品位、舍得砸钱。
“土豪”一词的流行基于公众对那些一掷千金但品位较差的新富阶层的心理优势,使许多没钱的人可以在文化上反击这些在心理上挫败他们的人,是一种另类的“情绪疗法”。很快,豪华政府办公楼、苹果“土豪金”手机、老板买卖废弃坦克的“土豪”行为,都加速了这个词的流行。
尽管人们仍排斥土豪,但从过去的“打土豪分田地”到现在的“与土豪做朋友”,国人对财富的认可趋于理性,对财富的观念正在转变。孙时进认为,这种稍带调侃的称谓还是国人自信心提升的体现。一方面,与土豪相反的“屌丝”们不再那么仇视有钱人,而把注意力转到自身努力上;另一方面,虽然不少土豪的行为仍带有暴发户的性质,但更多人希望像一个真正的贵族那样生活。相比30年前,这些有钱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花好钱。
女汉子
说起“女汉子”,就不得不提起主持人李艾在微博上发起的话题“女汉子的自我修养”。她以独立自主的形象成为这个词的“代言人”。后来,许多都市女性也开始用这个词自我标榜或自嘲。
许多人身边都有这样的女性:她们开得了瓶盖,换得了灯泡,打得了游戏,修得了电脑;和男生称兄道弟,却总也搞不清男同学、男同事和男朋友之间的角色转换。
“女汉子”一词反映出中国年轻女性的自我定位,从温柔婉约转变为独立自主,背后却潜藏了女性背负过重压力的辛酸和勇敢。孙时进认为,这种带有自嘲性质的称谓体现了不少白领女性的无奈。她们不仅要做好本来的女性角色,比如养儿育女、操持家务,有的还要承担养家、成就事业等社会责任。
不同性别有各自的性别特质,男性就该阳刚、有担当、有骨气。如果一个社会里的男性普遍丧失这些气质,自然会导致女性背负上更多责任。同时,不同性别者可以吸收对方的优秀特质,在女性吸收了男性优点,越来越坚强独立的同时,男性也应反过来吸收女性的优点,给予女性更多关怀,并承担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奇葩
2013年,网上随处可见网民吐槽“奇葩”。该词原指珍奇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是地道的褒义词,但如今已沦为贬义词,比喻某人某事或某物世上少有,让常人不可理解。
迟毓凯认为,“奇葩”一词的流行表明当今的社会文化越来越多元化,社会也更加宽容,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许多当时看似“奇葩”的想法,事后大都被证明是超前的。比如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的飞天梦在当时可谓是“奇葩”,但他们的努力却真的让没有翅膀的人类飞上了蓝天。
张侃从社会心理变迁角度提出了更深刻的解释:“我国自古就是农业社会,特点是一致性强。因为农业社会靠天吃饭,要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但而今的工业文明更需要创造力,因此这些特立独行的人就有了施展自己的空间。”他同样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体现。
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对“奇葩”还带有挖苦的意味。而只有当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平和地看待“奇葩”时,社会才更具有包容性,也更成熟。
需要提醒的是,奇葩不代表可以不守规矩,更不代表可以违反社会行为准则。行为、思维过于偏离社会期望值的人是难以生存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