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河豚鱼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为保护公众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避免因食用河豚鱼导致中毒事件发生,我局特发布如下食品安全警示。
一、河豚鱼属于《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明令禁止食品经营者经营和销售河豚鱼。
二、食品经营者要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以对公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做到不销售、不购买、不捕捞和加工制作河豚鱼。
三、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河豚鱼及其毒性的认识,自觉不食用河豚鱼;外出就餐时谨慎选择鱼类等水产品,消除“吃河豚”的侥幸心理,防止河豚鱼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误食河豚鱼后,如发生口唇、手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就医。
五、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销售、采购和加工制作河豚鱼的,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31,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小贴士:
河豚鱼,又称“河鲀鱼”、“气泡鱼”、“气鼓鱼”等,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汇合处也可发现。一般体长在10~30cm左右,大的可达63cm以上。全体椭圆形,前部钝圆,尾部渐细。吻短,圆钝;口小,端位,横裂。上下颌各具有2个板状门齿,中缝明显。唇发达,下唇两端向上弯曲在上唇的外侧。眼小,鳃孔小,为一弧形裂缝,位于胸鳍的前方,体表密生小刺。背鳍位置很后,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后端平截。体背灰褐,体侧稍带黄褐,腹面白色;体背、侧面的斑纹随种类不同而各异。
河豚鱼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鲀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潜伏期为0.5~5小时。河豚鱼中毒极易导致中毒人员的神经麻痹,进而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现在尚无特效的解毒药和治疗方法,中毒死亡率比较高。在全国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因食用河豚鱼引起的食物中毒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国家早已明令禁止经营河豚鱼。
责任编辑:王姗菲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福州警方多措并举护航“高考” 加强周边巡逻防控2018-06-06
- 福州3.2万名学子7日高考 6日下午各考场布置完毕2018-06-06
- 城市围棋联赛继续激战 福州队一胜一负2018-06-06
- 福建省教育厅:所有普通高中学校不得招收线下学生!2018-06-06
- 福州城区首个生态环境审判庭揭牌2018-06-06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福州斩获4枚金牌2018-06-06
- 福建省将建全国最大不锈钢产业基地2018-06-06
- 福州新增1453辆新能源公交车 提前超额完成今年置换任务2018-06-06
- 福建省获奖考生12日前申请专升本单独考试2018-06-06
- 福州有快递企业逆势下调派费 快递员收入或下降2018-06-06
- 最新健康资讯 频道推荐
-
微波炉加热用什么容器最佳?微波炉烹掉会损失2018-06-06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