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健康频道>健康资讯
分享

就近找

福建厦门市鼓浪屿医院的健康管理师门诊,当地居民正在向健康管理师咨询健康问题

老百姓看病更方便

健康管理师每周上门服务,基层开药有大医院医生指导,“三师共管”让老百姓看病有了“熟人”

“原来开一次药,得坐轮渡到厦门,再坐车去医院,一天才能回来。每个礼拜去一次,因为药只能开七天的。现在方便了,家门口社区医院开药,一次能开一月的,报销还更多!”谈起看病就医,73岁的鼓浪屿居民丁其明高兴地说。

丁其明的家住在著名的旅游区鼓浪屿岛上,这座美丽的小岛茂盛的植物和颇具风情的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但对于年长多病的老人来说,这里也有过很多无奈。

鼓浪屿医院副院长杨彩虹告诉记者,鼓浪屿是个岛,出入都要乘坐轮渡,以前岛上只有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水平有限,岛上居民一旦生病,只能坐船“漂洋过海”到厦门的大医院去,碰上个急症、重症行动不便的,就会非常困难。

从2012年起,厦门将推行分级诊疗作为综合医改突破口。原来的鼓浪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改革中成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办院管”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成为紧密型医疗集团的一员。同时,配合厦门的“三师共管”等一系列分级诊疗的配套措施,鼓浪屿居民的就医难题终于得以解决。

厦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叔禹介绍,所谓“三师共管”,即由大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家庭医师和健康管理师共同组成的“三师共管”团队服务模式。专科医师负责明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并带教、指导基层的全科医师;全科医师负责落实、执行治疗方案,进行病情日常监测和双向转诊;健康管理师则侧重于健康教育和患者的行为干预。

“我是糖尿病医生,老百姓的苦我太清楚了。患者直奔大医院,因为这里有高水平的专科医生,又有社区没有的药。怎么解决?我们就想到了上下联动,三师共管。把专科医生的服务下放到基层,把药放到基层,老百姓自然留在基层。这种模式打破了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服务界限,是医务人员‘人的组合’,使得它更为贴近管理要素,签约对象信任度更高,可操作性也更强。”杨叔禹说。

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姚建红评价称,厦门的分级诊疗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病种为切入点。“老百姓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要找到最关键的问题,如果把糖尿病和高血压这两个病抓好了,就等于抓住了很大一部分的老年人。”

2015年3月,鼓浪屿医院对全岛4965户居民进行了走访建档。丁其明就是在那时签约,获得了“三师共管”的服务。现在,丁其明在鼓浪屿就能接受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科医生的指导和诊断,鼓浪屿的全科医生随时指导用药,健康管理师每月上门4次做健康教育。一旦有了其他病症,还能通过与上级医院的联动,实现优先的顺畅转诊。“大医院里有熟人”的感觉让丁其明心里有了底。

“三师共管”不仅方便患者,还管出了健康。截止到2016年6月,全市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师共管”常规管理高血压病人19.9万人,规范管理率61.3%,控制达标率51.7%;管理糖尿病病人8.2万,规范管理率60.5%,控制达标率44.0%。较三师共管前规范管理率和控制达标率均提升了20%以上。规范管理率和控制达标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良好,对基层诊疗信任感明显增强。目前,厦门市的慢性病基层首诊制度基本建立。2015年基层诊疗服务量提升43.67%,2016年1-6月同比提升了54.60%。根据对2.5万例患者就诊跟踪统计分析,糖尿患者在基层的就诊率从40.7%上升到78.1%,高血压患者从72.6%提高到95.7%,并带动了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代谢综合征、慢性胃肠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病、痛风及肿瘤康复等多种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现实诊疗和健康管理。

责任编辑:林晗枝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健康资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五一假期,来这里感受“福文化”的魅力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